推广 热搜: 化学  高中  数学  初中  英语  小学 

这类好方法,专治孩子懒散、拖延

   日期:2024-06-01     来源:www.models111.com    浏览:759    
文章简介:德国有句谚语:懒惰是生活的死亡。 当一个人对生活不有兴趣了,就是懒惰来了。

德国有句谚语:懒惰是生活的死亡。


当一个人对生活不有兴趣了,就是懒惰来了。


懒惰会消磨掉人的斗志和行动,腐蚀一个人的上进心和理想,剥夺一个人对前途的期望,割断与别人的友情,使人心胸日渐狭窄,也让一个人愈加怀疑我们的生活。


懒惰的第一个特征是被动地活着——


懒得聊天,惜字如金;懒得运动,容易长胖;懒得整理,混乱无序;懒得考虑,习得无助;懒得上学,迟到早退;懒得听讲,常常发呆;懒得作业,偷工减料。


懒惰的第二个特征是实行力和意志力的降低——


不可以够咬着牙坚持去干什么事情,不感兴趣,没喜好;不修边幅,不讲卫生;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,无动于衷;总感觉累,身心疲惫;萎靡不振,没什么高兴时刻;无组织纪律,不愿遭到约束;没时间观念,总想着明天做。


过去,有位老师出了一道考试试题,将门口的扫帚、簸箕弄倒,看看孩子们进门的时候是否会将它扶起。


前面进去不少孩子,没一个扶的。过了好久,才有一个孩子将扫帚、簸箕扶起来了。


现在,不止是孩子们教育方面存在缺失,即使是成年人也会被懒惰打回原形。


比如,明明下定决心要控制饮食,看到垃圾食品还是忍不住;计划今天上网课,却刷剧停不下来;朋友圈刚发完“我今天必须要早睡”,玩着手机又到凌晨3点;买了跑鞋、瑜伽垫,没用几次就放到角落里了。


怎么样帮助孩子从小克服惰性?以下这类方面非常重要:


第一,从不睡懒觉开始。


塞万提斯有一句经典的话:


“不要睡懒觉,不和太阳一同起身就辜负了那一天……勤敏是好运之母,反过来,懒惰就空有大志,成不了事。”


《朱子治家格言》开篇就这么告诉大家:


“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,要内外整洁。”



第二,积极自我对话,给自己设定一种目的。


比如,想要规律作息,就对自己说:


“今天我值得好好休息,到点就睡觉。早起的我容光焕发,精神抖擞。”


假如你的目的是学习进步,那你就这么想:


“我相信我有能力学好,尽管非常难,但我今天也能尽力去把它做好。”


这就是自我暗示。


比如,目的是减肥成功:


“我能下决心减肥,真是好佩服我一个人。今天非常忙,但我还是坚持运动,我真棒!”


这种积极的自我对话,会让自己内心强大。


第三,自我关怀。


自我关怀是大家对抗生活所有苦难的唯一办法。


设计适当的目的,而且这个目的必须要具体。


梳理可能存在的魅惑,为自己提前规划好“懒惰时间”,对自己稍微好一些。


比如,规划留出“例外”、留出“休息日”,不要对自己太刻薄。


规划定得太严密,对自己需要太高,或许会自我舍弃。


你有照顾好我们的能力吗?——自我关怀是大家对抗生活所有苦难的唯一方法。


你还在为自己没变成“应该成为的样子”而沮丧吗?——打破“其他人会如何看你”的魔咒,才能活得更好。


你常常感觉沮丧,情绪低迷?——没哪个比哪个更不幸,也没一种痛苦一文不值。


请记住:悲喜一直同在。


德国的克里斯汀娜·布莱勒在《自我关怀》一书,让大家了解自我关怀是爱和勇气的源泉,是让生命强大的唯一方法!


第四,按部就班。


父母可以指导孩子订计划。




计划要简明,什么时间做什么,达到什么需要。


计划好天天的时间安排、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、寒暑假安排,让孩子掌握规律地生活。


重点是做父母的要督促孩子去严格实行计划,不可以订完计划放在一边。


计划是可以调整的,但不能舍弃。一旦定下来了,大家要尽可能去坚持。


第五,帮助孩子克服惰性,做好时间管理。


生活有不少事,大家可以根据紧急不紧急、要紧无关紧要来进行分类,在这四个象限里为其找到定位。


有一些事情既要紧又紧急,就要优先认真去做,做完了,会有一种解放心灵的放松;


有的事情紧急但无关紧要,就要掌握拒绝、舍弃,比如凑热闹、干扰你的电话;


有的事情要紧但不紧急,既然要紧,就要把它当回事,但不紧急,就按规划做;


对于那些既不紧急也无关紧要的事情,就可做可不做。


所以,管理时间就是古人所说的“分个轻重缓急”。


好多孩子感觉时间不够,其实大部分是自己把时间浪费掉的。


有的费时的事情,是“有形杀手”,能看得到;而有的是“无形杀手”,看不到。


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,都要帮助孩子进行剖析。


“有形杀手”一般表现为:接听电话、无聊短信、电子游戏、短视频等;


而“无形杀手”一般表现为:健康欠佳、拖延、善忘、过分专注细节、欠缺周详计划等。

 

第六,设定例外规则。


例外规则的存在,是为了让习惯的培养变得更有弹性,以防止因自我厌恶的无力感而致使习惯培养失败。


不要由于其中一两天的特殊缘由没坚持,就觉得自己失败,并舍弃我们的习惯培养计划。


第七,按部就班。


好的习惯既不可以一朝一夕培养,也不可以在短期内一下子统统形成。


大家可以形成我们的微习惯,先设定一个目的,再把目的拆解成几阶段,订到小到不可以再小为止。


由于只有足够小,才能让大脑不会遭到威胁。


然后天天继续,记录和追踪完成的状况。当达到肯定阶段时就设一种奖励,以此来鞭策坚持行动:目的是结果,而习惯是过程。


《微习惯》的作者斯蒂芬·盖斯曾讲到过我们的历程。


他最开始想根据计划,天天做30分钟的俯卧撑,结果发现自己根本办不到。直到有一次,他想,随意做一个也好。


于是,在他开始做第一个俯卧撑的时候,改变发生了。


做完第一个,他就有了动力做第二个、第三个……那一段时间里,他完成自己目的的办法,就是天天只须求自己做一个。


后来,他将这种办法用到阅读和写作上,天天只写50个字,最后写出了畅销书《微习惯》。


所以,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培养微习惯开始,譬如,天天晚上刷牙时背3个单词。


选择一个微习惯,挖掘它的内在价值,然后就把这个微习惯纳入到孩子的日常,同时打造一种回报的机制,不断记录和追踪完成的状况。


从完成微小的任务开始,最后超额完成,会发现坚持下去后居然成了习惯。


第八,积极参与。


积极参与中,从让孩子我们的事情自己做开始,培养孩子手脚麻利、眼明手快的个人素养。


另外,除去我们的事情积极参与以外,也要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庭建设。比如,扫地、垃圾分类。


还要积极参与班级活动,譬如,讲故事、背诗、画画、唱歌。




第九,动笔积累。


第一,掌握记笔记。读报、听课、听讲都要动笔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


第二,培养坚持写日记的习惯,有话则长、无话则短。精心推敲、锤炼,准确地去表达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。


最后是积累,摘抄摘录好句子、好语段、好文章、好例题等等。


第十,不同对待。


人的习惯有三个方面:行为习惯、身体习惯和思维习惯。


行为习惯包含阅读、记单词、写日记、写作等等,仅需变动一些行为就能培养的简单习惯。困难程度等级较低,一般1个月左右就能培养。


身体习惯包含早睡早起、健身、跑步,需要牵动整个身体的力量的习惯。困难程度等级一般,差不多要3个月才能培养。


思维习惯包含批判性思维、独立考虑能力、逻辑能力的培养,困难程度最高。这需要很多的时间,一般是以年为单位。


比如,一个球加一个球拍要11块钱,球拍比球贵10块钱,请问球是多少钱呢?


你是否第一反应感觉球拍是10块,球是1块钱?


其实只须稍加考虑,大家就会发现,这个答案是错的。


这就是大家所讲的思维习惯。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,所以要让孩子脑子不偷懒,就需要不断地刺激它,多考虑。


第十一,是认真书写。


书写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大家对书写者的学习习惯、学习水平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。


一个可以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,总是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很多事情;相反,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,非常难做好别的事情。


大家必须要让孩子打造各科的作业规范。


每一个学科都有书写格式规范,孩子要根据规范来做,比方写加号、减号,尺子不离手,这是一种态度、一个过程。


卷面就是学生呈目前老师面前的一个面孔,老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依据卷面来打“印象分”。所以,告诉孩子,认真书写不吃亏。


第十二,借助群体力量。


可以借助手机打卡微信小程序辅助习惯培养,或者加入相同习惯培养的小组社群。


大伙一块结伴进行,相互监督、帮助、提醒,从而达到小积累、大目的的目的。


比如,早起的打卡微信小程序、背单词的打卡、亲子阅读打卡,通过大伙相互监督的方法,把人的惰性给克服掉。




第十三,准时奖赏。


奖赏包含印章奖励、口头奖励、表情奖励、动作奖励、活动奖励、消费性奖励等。


第十四,厌恶疗法。


做一个小丑娃放在写字台上,每当发觉自己有懒惰的心理或行为时,就在小丑娃的脸上画一笔或涂些颜料。


久而久之,看到小丑娃丑陋的样子,就会提醒自己改掉懒惰的习惯。


第十五,当令惩戒。


有的孩子上课会开小差、东张西望,作为老师可以皱眉谴责。


但有的孩子仍然不理会,此时老师就能进行瞪眼谴责了。


假如仍然无效,那样老师就只能进行言辞谴责。


言辞谴责分两种,一种是循循善诱、和风细雨式的,还有一种是劈头盖脸、暴风骤雨式的。


惩戒还可以剥夺孩子心爱的玩具、食品、活动,还可以置之不理,进行墙角隔离、桌子隔离与禁闭隔离。还可以通过取消特权的方法来进行。


只须偷懒,就有惩戒。


第十六,清洗卫生。


从需要每个孩子做好个人卫生开始,到在班集体里维持自己座位的整洁,做力所能及的公共卫生打扫。


但要特别提醒,不可以以打扫卫生作为惩戒的方法,劳动不可以成为惩戒。


在上述基础之上,克服惰性还可以外出运动。




机械长期闲置便容易生锈损毁,人也是这样。荒废久了,人也就废了。


闲着闲着,人就容易安于近况、不思进取、惫懒成性,失去了动力,容易滋生恶习、懒惰成性,足以毁掉一个正常的人。


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说:“要维持忙碌,它是世界上最实惠的药。”


所以必须要让孩子忙起来,让他认识到懒惰及其风险。让每个孩子把我们的生活都看作是责任、使命、创造。


常常让孩子剖析,自己今天或近期有什么惰性的表现与缘由。


同时,也要让孩子科学合理地拟定计划,今日事今日毕,不拖到明天,由于拖延就是一种懒惰的表现。


还可以告诉孩子,要跟勤劳的人在一块儿。


要虚心地同意别人的监督,让其他人提醒自己,帮助自己克服懒惰,培养好的生活习惯。

__________

这类好方法,专治孩子懒散、拖延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